close

□□□□□□□□□□□□□□如果無法播放影音文件,請點擊播放或下載

新唐人影片:【中國禁聞 】10月16日完整版

【中國真相新聞_中國新聞 10月16日完整版 】

http://www.ntdtv.com/xtr/b5/2013/10/17/atext985631.html

【歷史巨變正在中國發生】

提要:承包荒島二十年 政府稱合同無效。 新聞自律﹖媒體人稱﹕大陸不需要記者。中共呼籲「去美國化」 反曝自己命門。余姚全市戒備 5千軍人進駐。

新唐人電視台簡介 中國禁聞 YouTube 新唐人頻道
部落谷 小豆娘 翻牆天堂 兩小無猜 博客群
【中國禁聞 】10月17日完整版 美麗心世界 MP4 自由門手機版 【禁聞】中共呼籲「去美國化」 反曝自己命門 小豆娘 MP4 自由門 【禁聞】律師稱量刑過重 冀中星簽上訴狀 翻牆天堂 MP4 無界 【禁聞】余姚全市戒備 5千軍人進駐 兩小無猜 MP4 愛博電視
【禁聞】新聞自律﹖媒體人:大陸不需要記者 任我翱翔 MP4 自由門手機版 【禁聞】承包荒島二十年 政府稱合同無效 5湖4海 MP4 自由門 【中國禁聞】10月15日完整版 東方飛羽 MP4 無界【禁聞】紀檢六人 自稱替罪羊 被黨拋棄 北京天空 MP4 愛博電視

影片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NTDTV.com

YouTube:中國新聞_勁news頻道

YouTube:新唐人環球新聞

翻牆部落谷:翻牆、電驢、連環畫、電子報、部落格聯播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中國禁聞】10月16日完整版

余姚全市戒備 5千軍人進駐

浙江省余姚市數千災民週二公開要求政府下臺後,當地氣氛變得緊張,市內多條道路被封閉,大批警察將市政府大樓重重包圍。有外媒報導說,南京軍區5千軍人進駐余姚防止動亂。而網上不利政府的消息和相片也被刪除,還有網友被約談警告,不得發放任何消息。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10月16號,圍繞余姚市政府外面的多條道路,都有大批警察駐守,已經沒有民眾聚集。

中共喉舌《新華網》15號則報導說,南京軍區第1集團軍4,800名官兵已被調往余姚市多個地區幫助恢復災後秩序。

不過,外界有人質疑,中共派軍隊進駐余姚的目地是為了「維穩」而不是要「救災」,因為余姚民眾之前抗議說,「救災不見特警,而為救虛假報導災情而被圍困的記者,10分鐘內12輛特警車就呼嘯而至。 」

大陸維權律師唐吉田被國保扣押

大陸人權律師唐吉田10月16號下午,被黑龍江省雞冠區國保大隊扣押,失去人身自由。

據大陸《維權網》報導,唐吉田是在陪同一位楊姓公民,到雞西市「610辦公室」交涉時,被當場扣押,隨後被帶到雞冠區國保大隊。「610辦公室」是中共為了迫害法輪功而專門成立的特務組織。

報導說,這名楊姓公民的妻子被雞西市「610辦公室」非法綁架到洗腦班,長時間非法拘禁。

大陸人權律師江天勇在新浪微博發出消息,呼籲外界緊急關注唐吉田的安危。

UN﹕北京阻活動人士參與人權審議

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即將對中國人權記錄進行審議前,聯合國人權調查專家說,中國人權活動人士面臨被關押和禁止旅行的命運。

一個聯合國特別報告小組的發言人塞卡婭(Margaret Sekaggya),10月16號在瑞士日內瓦表示,中共當局的行動,似乎是針對那些,試圖參加10月22號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審議會議的活動人士。

聯合國人權專家表示,針對有關中國活動人士遭到威脅、逮捕或禁止參與抗議活動的報導,他們已經要求中共當局提供更多相關信息。

北京維權人士曹順利和上海維權人士陳建芳,原來計劃到日內瓦參加一個聯合國人權機構的培訓項目,但曹順利9月中旬在北京機場登機前,被警方攔阻後遭到逮捕,而陳建芳則在廣州機場出境時被邊檢攔截。

編輯/周玉林

承包荒島二十年 政府稱合同無效

廣東省海陵鎮政府,二十年前為完成國家下達的植樹造林任務,而找到「灘涂養殖大王」李宗岑,請他幫忙,把光禿禿的南鵬島綠化、造林,雙方並且簽訂70年承包合同。然而,二十年之後,海陵島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聲稱,這份合同無效,並且將李宗岑告上法庭,法院判定官方勝訴。李宗岑不服判決提出上訴。二審已在日前開庭。

備受關注的「陽江官民爭島案」,10月14號在陽江中級法院二審開庭。20年前簽訂的海島承包開發合同,如今是否有效?原告、被告兩造繼續展開辯論。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上訴方——「島主」李宗岑,堅持「合同合法有效」。而作為被上訴方——陽江市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管委會、和陽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則提交七份新證據,指稱﹕李宗岑的行為屬於變相侵佔國家資源,從中牟利,其中,放養牛羊等行為,還破壞了島上生態環境。

經過一天的激烈辯論,審判長提議調解,但李宗岑與他的律師當庭表示:「合同有效無效,關乎黑白是非,關乎正義」,拒絕調解。法院表示,近日將作出判決結果。

被告李宗岑律師——「廣東經綸律師事務所」律師冉茜告訴《新唐人》,原告方認為合同無效,他們援引的是1988年土地管理法第17條,也就是,利用國有荒山荒地灘涂進行農業承包的話,必須要經縣級以上政府的批准。對方一口咬定,這個承包合同沒有經過縣級政府的批准。

廣東經綸律師事務所律師冉茜:「但是我們那份合同有縣級的林業局作為見證人,有蓋章,有簽字的。而且這份合同還到縣級專門管理農村承包合同的管理處,去辦理了一個監證,監證方還收了監證的費用,也有簽字和蓋章。那麼,我們認為,這兩個縣級政府主管部門見證和監證的行為,實際上就代表了縣級政府對這個合同有效性的認可了。」

冉茜說,林業局作為主管林業工作的一個主管部門,是它作為見證方來牽頭、主導,並且起草合同,在法律上,林業局的行為就代表了政府的行為。但是現在,縣政府向法庭出具一紙證明說,沒有同意簽署這份合同。

冉茜表示,合同簽署的時候,部門內部有沒有一個審批手續,那是你政府內部的一個流程。

冉茜:「即使退一步說,你沒有去完善這個手續,那也是你原告方的責任,你有義務去完善這個手續。你不能說,哦,我這個合同已經履行了二十年了,你說我的這個內部手續沒有完善,所以我來宣佈這個合同無效。這在法律上它是違背了最基本的一個原則,就是誠實信用的原則。」

冉茜認為,不誠信的行為在法律上都是禁止的,更何況政府的誠信。

冉茜:「你政府你本來就是應該維護交易的穩定性,維護交易市場的秩序。結果它看到了海島開發的利益,覺得這個島,現在,如果政府收回去,給其他更好的一些投資人來進行開發,當地政府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它是基於這樣一個考慮,所以想把這個島拿回去。」

冉茜指出,原來的南鵬島是一個荒島,幾乎沒有甚麼植被。1992年,國家有一個綠化綱要,它把綠化造林的工作,層層下達到各級政府。這份合同已經履行了20年了,當事人作出巨大的投入。

冉茜:「當時的海陵鎮政府,這個南鵬島是它管轄的一個島,它沒有這個錢去搞這個島的綠化造林,所以就找到我們當事人,就說把這個島承包給我們當事人,然後由他去實施綠化造林的工作。我們當事人簽了這個合同之後,就去做了很多工作,這個島現在已經很漂亮了。」

這份合同的第四條規定,如果國家要把海島收回去,必須對當事人進行相應的補償和賠償。冉茜猜測,現在海陵鎮政府不想進行民事賠償,所以乾脆說合同無效,這樣他們就不需要給予太多的賠償。

採訪編輯/秦雪 後製/蕭宇

律師稱量刑過重冀中星簽上訴狀

備受輿論關注的「冀中星機場爆炸案」,日前在北京法院宣判。儘管得到了來自各方的同情和理解,但冀中星依然被中共當局以「爆炸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他的辯護律師劉曉原認為,當局對冀中星量刑過重,完全沒有考慮冀中星犯案的根本原因。目前,冀中星的家人已經決定上訴,並在近期起訴廣東省公安廳。

10月15號,北京朝陽區法院一審判決冀中星構成「爆炸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

冀中星的代理律師劉曉原認為,冀中星的行為是「過失爆炸」,並不構成「爆炸罪」。

北京律師 劉曉原:「冀中星不是故意到機場去製造爆炸案的,他只是去喊冤,拿著爆炸物只是要引起關注,警察叫他放下來的過程中,不小心引爆,所以我們認為,他是過失爆炸。過程都有監控錄像的,這個沒錯,這個都有的。」

冀中星在庭審中表示,事發時,他怕警察搶爆炸物,因此把自製的「炸藥」從左手換到右手,結果不小心碰觸到了機關,實際上他完全沒有想到要引爆,也沒有想過自殺。

按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爆炸罪」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過失爆炸」的,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雖然法院表示,在量刑時予以從輕處罰。但劉曉原對法官「輕判」這一說詞卻不認同,他指出,即便法官認定冀中星「爆炸罪」成立,6年的量刑也過重。劉曉原認為,法庭在判決中,完全迴避了案件的作案動機及起因。

劉曉原:「冀中星是當年被毆打致殘,八年得不到解決,才走上這樣的絕路的。所以法院對這個案件的起因都沒有考慮,我們認為,這樣判決是不公的,家屬也是這樣的觀點。」

冀中星2005年在廣東打工期間,因為騎摩托車搭載了一位乘客,被治安隊員用鋼管毆打致殘,此後多年裡,冀中星多次報警、投訴、上訪、訴訟,冤情卻一直沒有得到解決。走投無路之下,冀中星才決定不再走所謂正常途徑去申訴冤情。

今年7月20號,冀中星坐著輪椅在首都機場航站出口外散發傳單,在民警阻止時,冀中星自製炸藥不慎引爆,由於炸藥的威力不大,而且冀中星在引爆時有向周圍群眾示警,所以爆炸僅造成他本人和警員受傷。但冀中星受傷較重,左手臂需截肢。

對此,法律界認為,冀中星的經歷完全可以作為從輕或減輕處罰的「酌定情節」。

北京市「律師協會憲法與人權委員會」委員楊學林律師:「應該給他減輕,因為他的起因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起因,這在他的主觀故意啊、主觀惡性啊,以及社會危害性方面,應該都是比較輕的,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是給他減輕的。」

首都機場爆炸案發生後,迫於輿論壓力,廣東省公安廳和廣東省高級法院承諾,將責成東莞警方在8月底,對冀中星被毆打致殘的問題進行複查,結果會即時向社會通報。但隨後,廣東省公安廳卻拒絕了冀中星要求公開複查結果的申請,一度引發輿論質疑。對此,冀中星家屬決定近期起訴廣東省公安廳,要求當局公開調查結果。

目前,冀中星及他的家屬已經委託律師劉曉原負責二審的辯護,16號下午,劉曉原趕到北京第二看守所,要求會見冀中星,但被拒絕,只許他把上訴狀等材料交由工作人員,由冀中星簽署。

劉曉原:「今天下午我去會見,但是看守所說,他們沒有人員把他從醫院的樓上推到律師會見室讓我會見。後面經過交涉以後,他們同意把冀中星的上告狀,由他們拿進去讓冀中星簽好字以後,他們再交給我。今天我沒有見到冀中星,但是冀中星在上訴狀已經簽字同意要上訴了。」

有評論指出,雖然冀中星應該法辦,但造成他殘廢以及逼迫他犯罪的人更應該法辦,冀中星所遭遇的傷害和不公,不能付之流水。

採訪編輯/張天宇 後製/黎安安

【禁聞新聞自律﹖媒體人﹕大陸不需要記者

中國各地將設立「新聞道德自律委員會」,目前已經在5省市試點。對此,中國資深媒體人表示,中國大陸的新聞單位,被稱為「黨的陣地」,而記者是「黨的喉舌」,黨想說甚麼就幫著說甚麼,雖然有一些記者,願意履行報導事實真相的責任,但下場往往都非常悲慘,現在中共又要求「新聞自律」,看來,「中國不需要記者,有事發個通稿就好了。」

中共武漢市委機關報《長江日報》報導,官方的「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大陸記協)」將設立「新聞道德自律委員會」,目前在上海、浙江、河北、山東和湖北五省市進行試點。

北京原《百姓》雜誌主編、資深媒體人黃良天:「記者的職業道德、職業操守全世界都有共同的準則。規範的目地就是全國報紙都一個樣,那麼要發那麼多報紙幹甚麼﹖每一個人都講的同一個語言,那要那麼多記者幹甚麼﹖發個通稿不就得了嗎?」

在中國新浪微博上,有超過90%的網民,譏諷當局成立所謂的記者自律委員會。

黃良天:「記者利用一些政策的空隙,幹點記者應該幹的事情,但是結局往往都是悲劇的。拿我自己而言,現在已經非常邊緣化,你根本就沒有辦法去主持一個新聞單位,或者一個電視節目。甚至你發表的一些講話的渠道,(中共)都給你堵死了。」

據瞭解,北京《百姓》雜誌,是農業部旗下月刊,在原雜誌主編黃良天的領導下,不斷揭露徵地、拆遷等當局視為敏感的問題,因此經常遭到當局的騷擾和整肅。2006年年底,黃良天突然被當局調離雜誌主編職務,雖然上級單位聲稱黃良天的調職是崗位輪換,但內部人士透露,當局想藉由撤換主編而改變雜誌風格。同時,黃良天被安排到《農產品市場週刊》,不再涉及社會新聞報導。

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U.S. Department of State』s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Programs)出版物——《獨立新聞工作手冊》(Handbook of Independent Journalism)中提到,新聞工作的第一職責是符合事實﹔獨立於報導對像﹔成為權力的獨立監督者﹔必須能夠根據他們的個人良知行事等。這些信條被民主社會裏的新聞工作者所遵行。

黃良天:「大陸的記者是有本質差別的,中國對記者的定義是黨的新聞工作者,對於記者來說,是黨的喉舌,黨說甚麼,你幫它說甚麼。」

監督公權力,曝光醜惡,是記者的天職,但是在中國大陸,這樣的記者,卻遭到打壓。

2010年7月,《經濟觀察報》記者仇子明,因報導上市公司「凱恩」的交易內幕,遭到公司所在地——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公安局網上通緝。

2012年,《西安晚報》記者石俊榮,因報導「天價煙」被停職。

今年3月,公民記者李建軍,因發帖舉報山西省水利部門腐敗,李建軍不但被抄家,還被傳喚問話近24個小時。

廣州《新快報》記者劉虎,今年7月29號通過個人微博,實名舉報中共工商總局現任副局長馬正其嚴重瀆職。10月10號,劉虎被檢方以「誹謗罪」批准逮捕。

而屢遭迫害的原《經濟觀察報》調查記者王克勤,在接受《新唐人》採訪時表示不願多說。

中國原《經濟觀察報》調查記者王克勤:「記者的天職是說出真相和事實,我不方便談了,我現在也沒做記者。」

王克勤1989年開始在《甘肅經濟日報》當記者。2011年9月,加入《經濟觀察報》擔任總編助理。在他擔任記者期間,先後推出震驚中國海內外的《北京計程車業壟斷黑幕》、《山西疫苗亂象調查》等一系列調查報導,王克勤因此被業界稱為「中國揭黑記者第一人」。

今年3月,媒體紛紛報導王克勤從《經濟觀察報》「被下課」。他離開報社的當天,在新浪微網誌發帖說﹕當下中國,為權貴代言者眾,替蒼生直言者稀。

採訪編輯/常春 後製/李勇

【禁聞】中共呼籲「去美國化」 反曝自己命門

美國政府依然「停擺」,「財政大限」的逼近,更引起世界各國的擔心。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共喉舌《新華社》喊出「去美國化」,呼籲建立國際新秩序。對此,美國媒體反擊說,中國缺乏引領全球經濟的必要條件。請看報導。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已進入第三週,兩黨仍未能就財政預算達成一致,參眾兩院到目前也沒有達成協議的跡象。全球都在關切美國能不能在最後幾天內,避免出現債務違約。

在這種背景下,《 新華社》13號的評論文章說,美國的政客沒能達成妥協,好讓他們引以為自豪的政體恢復正常運轉,這也許是全球「開始考慮建立去美國化世界的好時機」。

文章還指責美國濫用超級大國地位,將金融風險轉移到海外,無端發起戰爭,挑起地區爭端。文章呼籲全球金融系統進行重大改革,包括引進一種新的國際儲備貨幣,替代佔主導地位的美元。

對於中共媒體的指責,白宮強調,有債必償,是美國幾百年來的原則。

《華盛頓郵報》也發文說,「幾乎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真的想很快就取代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甚至可以說,它幾乎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這一點。事實上,中共對美國的可能違約感到恐慌。」

據瞭解,僅中國就持有1萬2千7百7十7億3千萬美元的美國國債。

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政策博士葉科認為,世界上目前還找不到替代美元的儲備貨幣,美國的角色也無可替代。

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政策博士 葉科:「如果美國政府真的哪天它沒有起到世界警察維護世界正常秩序作用的話,自然會有其他的替代力量。但是最不可能是中共這樣一個肆意鎮壓百姓、殘害生命的邪惡政權。」

葉科表示,中共這些言行,有利於讓想與中共合作的西方政府,看清中共是個沒有道德底線、趁火打劫的政體。

葉科:「它反映了中共一個幸災樂禍、落井下石這樣一個心態,這跟中共長期煽動仇美、反美情緒是一致的。」

中國的企業家朱柯明也指出,中國不但經濟發展不均衡,而且由於整個環境的道德約束力下降,在世界市場上,中國正在堵自己的路,更談不上接替美國了。

中國企業家朱柯明:「中國能夠代替美國,那真的是一個挺可笑的事情。因為誰都知道中國這經濟是不穩定的,而且他這經濟是受共產黨的政治因素所操控的,它一直就是不穩定的。」

朱柯明認為,中共經濟發展的高峰,也只是世界的一個消費市場和加工廠,僅憑這一點是沒有資格引領世界經濟的。

《新華社》批評美國政府總在世界上以崇高的道德代表自居,而現在,應該建立一種新的世界秩序。

葉科表示,美國政府的開門、關門是民意的反映。如果美國民眾認為,政府花納稅人的錢太多了,就讓它關門﹔而在中國,不管底層百姓生活怎麼艱難,日子多麼艱辛,政府照樣蓋豪華樓、官員照樣開豪華車。

美國《福布斯》雜誌則指出,中國根本不可能領導全球經濟,因為中國缺少使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四個條件。福布斯認為,引領全球經濟的必要條件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市場與政府之間適當的協調關係,以及新的商業思維。所有這一切,中國此刻似乎都缺乏。

大陸財經評論員、財經專欄作家「牛刀」在9月20號曾發表博文表示,中共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危機已經來臨,因為很多政權都葬送在印鈔上。但中共從2009年開始大印鈔票,那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掠奪全民財富的一場金融行為。這是很危險的,也是金融壟斷的最大惡果。

採訪/陳漢 編輯/宋風 後製/陳建銘

【禁聞】大陸科研經費黑幕曝光 學者痛心

今年的「諾貝爾獎」已經陸續揭曉,中國科學家再度榜上無名,同時,大陸官方最新發佈的統計公報指稱,去年中國科研經費的投入,首次突破了萬億元大關。如此一筆巨款,有多少被真正用在了學術研究上?為何科研經費的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一時間,社會各界對大陸科研經費去向的質疑聲不絕於耳。

據大陸官方發佈的《2012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中國共投入科研經費高達14298億元,投入總量居世界第三。

而另一項中國大陸科協的調查數據顯示,大陸科研資金用於項目本身僅佔40%左右,大量科研經費流失在項目之外。如此推算,一年之中,中國起碼有6000億的科研經費被揮霍一空。

浙江大學商學研究院院長 李志文:「它根本沒有甚麼像樣的規則,錢是很多的,但是沒有人真正懂這個錢該怎麼花。最後一堆爛帳報掉了上千萬,我看到直心痛啊,不可思議的心痛。」

據瞭解,中國大陸巨額的科研經費,掌握在少數不懂技術的行政主管部門官員手裡,造成種種權利尋租的怪象,經費的分配不是基於科研人員學術水平的優劣,而是看關係——有關係的項目,設計不好、造假也能過審批,課題沒完成也能過驗收﹔沒有關係的,課題再好也不容易上,導致優秀的科研團隊被排斥在外,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隊伍卻牟取了巨大利益。

原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因為它被個別人或者所謂的學霸來把持,或者不學無術的一些人,他有權利了,他也在把持科研經費分配的時候,那麼,他就做了一些暗箱操作,或利益交換,大家真正目標就已經不是把科研經費用在科研上了,而是在關係,到最後怎麼應付把這個課題給結了,心思用在這了。」

從2006年至今曝光的科研經費黑幕來看,科研經費主要被「公家挪用」或「個人侵吞」,其中,「公家挪用」多用於發工資補貼、購車、買房、辦公傢俱、公款吃喝旅遊等方面。

如2010年至2012年,交通運輸部挪用1億8千6百萬元,用於職工工資補貼﹔2008年到2010年,貴州兩所高校挪用1745萬元經費,用於經適房建設﹔2011年,中科院城科會挪用26萬元,用來購買辦公傢俱﹔甚至山東教育廳所屬的13所大學9億4千萬元的科研經費,花在哪裏都說不清楚,直接填報「其他支出」。

山東大學退休教授 孫文廣:「我們過去也是這樣的,搞一個科學討論會,0550打著這個名義,那麼這個會址呢,就取這些或者到泰安哪、廬山哪、或者到海濱啊,用很少時間開會,多數時間就吃吃喝喝,遊山逛水,這種現象是相當不少的。」

科研經費除了被用在科研之外,甚至人員的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也都可以以科研經費的名義報銷。科研經費使用中的浪費黑洞令人怵目驚心。

李志文:「反正髒的很,拿到錢的大概都是沒學問的,因為很多海外真的有點學問的,在海外受到不錯的教育,激憤之下就出國了,再度出國,『公關』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所謂的機密,誰不要臉誰拿到錢最多。」

專家學者們指出,中國大陸對科研經費的分配不公及肆意揮霍,導致真正科研項目經費緊張,甚至無法進行,也導致很多真正有才華的、有能力的科研人員被徹底埋沒,或是隨波逐流、心灰意冷。

中國學者認為,並不是中國人沒有能力拿「諾貝爾獎」,而是真正的科學家都被腐敗的中共體制扼殺了。

【新唐人2013年10月17日訊採訪編輯/張天宇 後製/孫寧

觀眾朋友,感謝收看本期的中國禁聞節目,再見!

【相關連結】:

【禁聞】中共呼籲〝去美國化〞 反曝自己命門

【石濤評述】中國還沒有能力〝去美國化〞(視頻)

〝科研經費〞何以製造出〝貪污教授〞?

上萬億元科研經費是怎麼花掉的

【禁聞】新聞自律?媒體人:大陸不需要記者(視頻)

余姚爆流血衝突 政府〝為人民服務〞大字被拆(組圖)

【禁聞】防洪壩被拆 浙江余姚爆發警民衝突(視頻)

抗議報導不實 余姚再爆警民衝突

冀中星兄長向大紀元喊冤:有活路誰會炸自己

袁斌:「冀中星事件」告訴我們什麼?

UN人權大會曝中共活摘罪 美英公開支持 中共攪場失敗

國際組織:活摘引聯合國震動 當為美國大選緊急議題

聯合國人權大會關注活摘器官 專訪大紀元總編輯郭君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nanewschina 的頭像
    chinanewschina

    兩小無猜_中國視頻_評論_新聞_熱點_真相_修煉_神仙故事

    chinanewsch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