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tdtv.com/xtr/b5/2013/11/09/a1000620.html
今年11月8號是第14個「中國記者節」,但是由於最近發生的「陳永洲事件」一波三折,讓記者這一行業成了醜聞主角。今年的記者節日不僅沒有慶祝的喜慶,反而都是應該「自律」、「反思」的報導。更嚴重的是還有媒體指稱,金額超過百萬的新聞敲詐案正在調查之中。

影片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NTDTV.com
YouTube:中國新聞_勁news頻道
YouTube:新唐人環球新聞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今年11月8號是第14個「中國記者節」,但是由於最近發生的「陳永洲事件」一波三折,讓記者這一行業成了醜聞主角。今年的記者節日不僅沒有慶祝的喜慶,反而都是應該「自律」、「反思」的報導。更嚴重的是還有媒體指稱,金額超過百萬的新聞敲詐案正在調查之中。中國僅有三個以職業命名的節日——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中國記者們今年的心情卻另有別樣。
不久前,廣東《新快報》記者陳永洲,因刊發了多篇涉及一家湖南上市公司的報導而被捕,最初被視為是一宗「記者因輿論監督遭受司法迫害」的冤案,但隨著陳永洲在《央視》上承認了收「黑錢」寫報導,從而讓局勢大逆轉,官媒一致譴責記者受賄。頭頂「無冕之王」光環的記者職業,也成了討伐的目標,人們鞭韃的對像。
今年的記者節,有人說要吸取教訓,有的說要自律,有的還提議把記者節「作為反思日。」
中國政論專欄作家朱建國表示,即使陳永洲受了賄,也不能說明他揭露的事實是假的,當局用這個錯誤的邏輯誤導民眾。
中國政論專欄作家朱建國:「覆巢之下無完卵,在一個腐敗的社會裏,可能每一個行當都難倖免,那麼新聞界出現腐敗也很正常。同樣是腐敗,這裡有主次之分,那麼官員、執政黨,他是腐敗的源頭,罪魁禍首。」
媒體、記者的噩夢還沒有停止:曾遭遇負面報導的「農夫山泉」企業,日前舉報了《京華時報》,指稱《京華時報》捏造事實進行虛假報導,使公司嚴重受損。
另外,香港《明報》也透露,一宗涉嫌新聞敲詐的案件,金額超過百萬元人民幣,正在調查當中。
前《山西青年報》記者高勤榮,因報導山西運城貪腐案,被關冤獄8年。
高勤榮:「記者收紅包在中國是有這種現象,而且有一些不良文人收封口費確實比較多,但是這個也就是由於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早在2003年,美國的一項研究就顯示,在66個國家「有償新聞」指數排名榜上,中國新聞界「雄居」第一位。
一位曾擔任地方縣長的官員日前也透露,一年收到的近百封記者信件中,絕大多數是以發所謂「負面報導」為籌碼,謀求紅包、吃飯、訂報紙等不同目地。
旅居美國的中國經濟學者何清漣用「大黑吃小黑」的評語,對陳永洲事件做了總結。她說:陳永洲事件揭開了中國政界、企業界與媒體業相互為用、大黑吃小黑的三重黑幕,企業之間挾政治勢力的惡性競爭、在權力與金錢下遊走的中國媒體、權力介入每個角落並扭曲一切。
時事評論員夏小強:「中共控制下的所有媒體都是黨媒、黨的喉舌、它其實是黨的工具,目地是隱瞞真相和維護權力。」
北京外國語大學新聞系教授展江,也在他的專欄中指出,不拿紅包的記者遠遠少於拿紅包的記者。目前的一個現實是:媒體自身普遍「,腐敗的記者和媒體再去揭露別人的腐敗。這就陷入了一個奇怪的怪圈。
朱建國:「在今這種大腐來反腐的情況下,只有靠小腐反戈一擊揭露大腐,這個社會才能真正前進。即使一個腐敗的記者,他又檢舉了腐敗,他依然是正能量,依然有益社會。」
朱建國說,腐敗記者也可以立大功。
【新唐人2013年11月09日訊】
【重要連結】: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