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影片:【禁聞】大陸科研經費黑幕曝光 學者痛心
【中國新聞真相_大陸科研經費】
http://www.ntdtv.com/xtr/b5/2013/10/16/atext984233.html
今年的「諾貝爾獎」已經陸續揭曉,中國科學家再度榜上無名,同時,大陸官方最新發佈的統計公報指稱,去年中國科研經費的投入,首次突破了萬億元大關。如此一筆巨款,有多少被真正用在了學術研究上?為何科研經費的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一時間,社會各界對大陸科研經費去向的質疑聲不絕於耳。 |

影片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NTDTV.com
YouTube:中國新聞_勁news頻道
YouTube:新唐人環球新聞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今年的「諾貝爾獎」已經陸續揭曉,中國科學家再度榜上無名,同時,大陸官方最新發佈的統計公報指稱,去年中國科研經費的投入,首次突破了萬億元大關。如此一筆巨款,有多少被真正用在了學術研究上?為何科研經費的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一時間,社會各界對大陸科研經費去向的質疑聲不絕於耳。
據大陸官方發佈的《2012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中國共投入科研經費高達14298億元,投入總量居世界第三。
而另一項中國大陸科協的調查數據顯示,大陸科研資金用於項目本身僅佔40%左右,大量科研經費流失在項目之外。如此推算,一年之中,中國起碼有6000億的科研經費被揮霍一空。
浙江大學商學研究院院長 李志文:「它根本沒有甚麼像樣的規則,錢是很多的,但是沒有人真正懂這個錢該怎麼花。最後一堆爛帳報掉了上千萬,我看到直心痛啊,不可思議的心痛。」
據瞭解,中國大陸巨額的科研經費,掌握在少數不懂技術的行政主管部門官員手裡,造成種種權利尋租的怪象,經費的分配不是基於科研人員學術水平的優劣,而是看關係——有關係的項目,設計不好、造假也能過審批,課題沒完成也能過驗收﹔沒有關係的,課題再好也不容易上,導致優秀的科研團隊被排斥在外,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隊伍卻牟取了巨大利益。
原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因為它被個別人或者所謂的學霸來把持,或者不學無術的一些人,他有權利了,他也在把持科研經費分配的時候,那麼,他就做了一些暗箱操作,或利益交換,大家真正目標就已經不是把科研經費用在科研上了,而是在關係,到最後怎麼應付把這個課題給結了,心思用在這了。」
從2006年至今曝光的科研經費黑幕來看,科研經費主要被「公家挪用」或「個人侵吞」,其中,「公家挪用」多用於發工資補貼、購車、買房、辦公傢俱、公款吃喝旅遊等方面。
如2010年至2012年,交通運輸部挪用1億8千6百萬元,用於職工工資補貼﹔2008年到2010年,貴州兩所高校挪用1745萬元經費,用於經適房建設﹔2011年,中科院城科會挪用26萬元,用來購買辦公傢俱﹔甚至山東教育廳所屬的13所大學9億4千萬元的科研經費,花在哪裏都說不清楚,直接填報「其他支出」。
山東大學退休教授 孫文廣:「我們過去也是這樣的,搞一個科學討論會,0550打著這個名義,那麼這個會址呢,就取這些或者到泰安哪、廬山哪、或者到海濱啊,用很少時間開會,多數時間就吃吃喝喝,遊山逛水,這種現象是相當不少的。」
科研經費除了被用在科研之外,甚至人員的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也都可以以科研經費的名義報銷。科研經費使用中的浪費黑洞令人怵目驚心。
李志文:「反正髒的很,拿到錢的大概都是沒學問的,因為很多海外真的有點學問的,在海外受到不錯的教育,激憤之下就出國了,再度出國,『公關』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所謂的機密,誰不要臉誰拿到錢最多。」
專家學者們指出,中國大陸對科研經費的分配不公及肆意揮霍,導致真正科研項目經費緊張,甚至無法進行,也導致很多真正有才華的、有能力的科研人員被徹底埋沒,或是隨波逐流、心灰意冷。
中國學者認為,並不是中國人沒有能力拿「諾貝爾獎」,而是真正的科學家都被腐敗的中共體制扼殺了。
【新唐人2013年10月15日訊】採訪編輯/張天宇 後製/孫寧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