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家擁有50萬名會員及支持者的消費者保護組織5月22日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經濟動機摻假」在中國食品生產中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簡稱CECC) 在參議院舉行「中國食品藥品安全,公共健康和環境」 聽證會。出席聽證的華府食品與水觀察組織(Food & Water Watch)的資深說客托尼‧考博(Tony Corbo)受邀發言,披露該組織在調查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上的研究與分析報告。 |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s1.djyimg.com/i6/1305242048222003--ss1.jpg&width=350)
22日,出席聽證的華府食品與水觀察組織(Food & Water Watch)的資深說客托尼‧考博(Tony Corbo)受邀發言,披露該組織在調查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上的研究與分析報告。(攝影:林南/大紀元)
美國一家擁有50萬名會員及支持者的消費者保護組織5月22日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經濟動機摻假」在中國食品生產中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22日,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簡稱CECC) 在參議院舉行「中國食品藥品安全,公共健康和環境」 聽證會。出席聽證的華府食品與水觀察組織(Food & Water Watch)的資深說客托尼‧考博(Tony Corbo)受邀發言,披露該組織在調查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上的研究與分析報告。
考博在報告中說,控制不佳的中國經濟擴張助長了過度污染,奸詐的工作條件,和危險食品和產品的生產,給中國和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帶來重大風險。中國的食品製造商往往被發現偷工減料和以危險的成份替代原材料來促進銷售。
報告說,通常用於生產塑料,一種稱為三聚氰胺的化學物質,一直被有意地添加到中國的不同的食物生產中,目的是人為地增加氮含量,企圖通過蛋白質水平的測試。
2007年,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收到17,000寵物患病報告,包括4,000隻狗和貓死亡,調查發現是由中國進口的寵物食物遭三聚氰胺污染所導致的結果。六千萬包寵物食品在美國被召回。
對健康的潛在影響不只是限於寵物食品, 因為一些被三聚氰胺污染的寵物食物轉向了美國的養豬場。成千上萬的豬吃了受污染的食物。而美國FDA和USDA仍允許56,000頭豬吃了遭污染的寵物食物,之後那些豬被加工成豬肉,放在超市上售賣。
2008年,FDA確定中國進口的小麥麩和大米中含有寵物食品中使用的三聚氰胺,因此拒收了44%和32%的上述兩種產品。
除了寵物食品之外,三聚氰胺在中國廣泛使用, 奶粉、加工食品、奶製品、糖果、熱可可、調味飲料等,最悲慘的是,嬰幼兒配方奶粉也含有該化學品。
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三聚氰胺醜聞爆發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召開之前,約30萬中國嬰幼兒和兒童受其害,12,000名嬰兒住院治療,至少6名兒童死亡。
三聚氰胺毒奶粉還出口到世界各地。新西蘭一家食品公司被捲入三聚氰胺醜聞中。中國乳製品企業受到牽累。
雖然三聚氰胺危機可能是人們最廣知的中國食品安全醜聞,但不幸的是,還不僅於此,它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國際媒體還經常披露一些原產於中國的走私產品如蜂蜜,通過走私渠道避開了關稅和食品安全限制。貼錯標籤的產品通過另一個國家「轉運」,但實際上那些產品是在中國生產的。
2013年食品行業分析師的報告發現,中國產品的污染,最常見的是農藥,其次是病原體污染。報告中列舉了32種農藥在中國食品實驗室測試中被發現,主要集中在農產品,水果和香料裡,報告並指出,「經濟動機摻假」在中國食品生產中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2011年的調查發現,近70%中國消費者認為食品安全是一個大問題。
所幸的是,美國聯邦政府有要求給進口產品貼上標識,需要貼出原產國標籤的產品包括牛肉、豬肉、羊肉、雞肉、山羊肉、野生和農場飼養魚及貝類,易腐農產品(水果和蔬菜),花生、美洲山核桃、人參和澳洲堅果。但這些標籤規則並不適用於加工後的這些食品。
而美國農業部的對於加工食品的定義過於廣泛,以致於許多食品被排除在貼標籤的要求之外。美國針對肉類的標籤規則已受到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質疑,因此美國農業部正在修改該項規則。
【大紀元2013年05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南美國華盛頓DC報導)
相關連結: